行业资讯 分类
开云app四季财经|茗春香:“茶叶+”破圈新玩法如何写好“早”文章?

  央广网北京3月30日消息(记者郑国华)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报道,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茶叶产量374万吨,增产5.5%,再创历史新高!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茶叶产量自1995年以来实现了持续30年的增长。从全国来看,春茶产值占全年产值的60%以上,还有部分产区只采摘一季春茶。

  据农业农村部茶叶专家指导组成员、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茶叶首席专家陆德彪介绍,作为茶叶大省的浙江省,今年春茶面临的天气情况是多年来最复杂的一年。3月下旬相继出现的高温和低温雨雪天气已对春茶生产,特别是早期高档名优茶采制带来不利影响。预计浙江今年春季高档名优绿茶数量可能会减少;早、中、晚生茶树品种的采收期会更加集中,对茶叶采摘劳动力组织、加工能力需求带来挑战。

开云app四季财经|茗春香:“茶叶+”破圈新玩法如何写好“早”文章?(图1)

  春茶指春季采摘的茶叶,具体采摘时间因气候带而存在差异,政府农业部门的春茶统计期是春季首个开采日至5月31日。根据春茶开采情况梳理,全国春茶最早开采的是海南省五指山市,时间为前一年的12月下旬。

  为何春茶价格高?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、中国茶叶学会战略研究部主任陈富桥介绍,一是春茶品质高。春季气温回升缓慢、昼夜温差大,茶树经过冬季休眠后积累大量氨基酸、茶多酚等内含物质,赋予茶叶鲜爽口感与馥郁香气。二是稀缺性溢价,开云入口据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春茶(开采日至5月31日)产量仅占全年的40%,早春茶(清明前)产量更是不足全年产量的20%,产值占比达60%。但目前市场需求旺盛,于是推动价格显著高于夏秋茶。

  随着我国茶产业规模的扩大,“茶叶+”新趋势逐步显现。陈富桥提到,茶产业通过跨界融合拓展了茶叶的应用场景和文化内涵。

  首先,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需求的提升,茶饮品、茶食品、茶日化品、茶保健品不断涌现。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,也为茶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。

  其次,茶旅融合及茶文创产品,进一步激活产业发展活力。茶旅融合催生带动了直播、民宿、露营等诸多新业态,成为春日经济、体验经济的亮点。借助文化创意的力量,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茶文创产品,如茶具、茶主题工艺品等,进一步丰富茶产业的产品种类,满足消费者对文化体验和个性化产品的需求。

  此外,在银发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,茶产业与养老产业的融合也展现出广阔前景。如将养老院建在茶园周边,让老年人居住其中,既能享受茶园的优美环境,又能通过喝茶、游茶园等活动,促进身心健康,实现茶产业与养老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。

  茶产业与教育产业的融合也具有重要意义。通过开展亲子体验活动,让孩子们走进茶园,亲身参与茶叶的种植、采摘、加工过程,不仅能够让他们领略茶文化的魅力,还能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意识,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产生积极影响。

  春茶是茶农的致富之饮。我国春茶产区多处于南方偏远或发展相对落后的山区,春茶的销售收入成为这些产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。同时茶目前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,春茶生产期间解决了大量农村高龄劳动力就地就业。

  陈富桥提到,当前和未来,春茶依然是我国茶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,要客观正确认识春茶的多功能价值,要平衡好“早”与“好”的关系,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更好喝的茶产品;同时,还要加快春茶产品体系创新,深化与新茶饮、精深加工、养生保健、文旅的跨界融合,推出符合新生年轻群体的茶叶产品;春茶营销上也要加快与数字技术的融合,利用大数据进行市场分析研判开展精准营销;更重要的是要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,尽快让机器人采茶、卖茶、送茶成为现实,发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茶馆、AI茶艺师、AI直播员、AI茶文化大使等,多措并举,助力茶经济繁荣发展。

  NO.3四季财经|茗春香:AI种茶、机器人采茶,“农业新质生产力”来了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Copyright © 2018-2024 开云「中国」官方网站-Kaiyun官方/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  xml地图  txt地图  网站地图  备案号: